欢迎访问深圳市新力川电气有限公司官网
步进伺服,专业14年
伺服驱动器| 步进驱动器|闭环步进伺服|交流伺服电机-深圳市新力川电气有限公司
服务支持 Service Center
Information 技术文献

国产伺服电机系统发展路程

日期: 2015-06-24
浏览次数: 244
来源:
发布日期: 2015-06-24
作者:
浏览次数: 244

国产伺服电机系统发展路程



伺服电机系统属于工控行业高科技,精度高,转速快,定位准产品,其发热较小,应用行业广泛,其售后服务也相对步进电机麻烦。


    中国伺服市场容量很大,但中国的伺服产业才刚刚起步,国外品牌已经纷纷进入并占居了绝大部分的市场,国产伺服要想与之竞争,还有一场硬仗要打。”一位业内人士谈及目前国内的伺服产业现状,言谈中透露出些许担心

       目前,国外品牌占据了中国交流伺服市场近90%的市场份额,他们来自日本和欧美。其中,日系产品则以拥有约60%的市场份额而雄踞首位,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发那克(fanuc)、三菱电机、安川、三洋、富士等,其产品特点是技术和性能水准比较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以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和较高的可靠性获得了稳定且持续的客户源,在中小型OEM市场上尤其具有垄断优势。近年来,日系伺服强化了本地化生产的策略,这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增加了在价格和快速交货方面的筹码。鉴于以上特性,日系伺服品牌是中国伺服市场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国产伺服最大的竞争者。

        相比之下,国产伺服品牌起步较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较大规模的伺服品牌20余家,主要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南京埃斯顿、和利时电机等。其中华中数控和广州数控等主要集中在数控机床行业;南京埃斯顿则以自主创新伺服技术为基础,提供面向机械装备全行业的交流伺服系统产品,以其全系列的产品覆盖和良好的产品性能在国内交流伺服系统的市场上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综观中国的伺服市场格局,不难看出,国产伺服还远远处于劣势,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大部分国内伺服厂商并不掌握核心技术——核心软件的编写,而是依赖进口,这不但提高了成本,还很难对客户的具体需求做适应性的调整;其二,高端技术人才的缺乏也使得伺服产品的研发缺乏力度,伺服产业说到底是个高科技产业,没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投入,便难以成气候;其三,产品成熟度不够,营销以及客服体系也欠完善,品牌影响力尚未建立,有利的信息没有有效到达客户,这也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客户的最终选择。


   选择洋品牌还是国产品牌?这是国内的伺服客户面对的问题,前者的产品质量稳定、性能好,但往往不能够提供客户所需的多样化服务,而后者在价格上具有相对的优势,且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据业内人士分析,当前国内伺服用户的购买因素,占前三位的是产品可靠性、价格和服务,这也成为生产商应该着力关注的几大要素。因为从长远来看,要想提高自身的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伺服生产商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做到行业内的领先。或许这正为在摸索中的国产伺服指明了与进口伺服全面竞争的着力点。

        首先,核心技术的掌握。核心控制软件的编写是交流伺服产品的基础所在,只要掌握了伺服的“大脑”,才能控制和掌握其“所思所想”,才能在根本上保证伺服的基础性能。国内一些伺服厂商依靠进口软件制造伺服,这其实只是在做一些代工性质的工作,企业也相应缺乏核心竞争力。从长远看,只有那些进行自主研发伺服控制软件,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动态调整的生产商才会在市场中立足乃至成功。

        其次是财力与人力的投入。伺服产业的发展不但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高级科技人才的智力投入。伺服产业是长线产业,伺服品牌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日本发那克(Fanuc)的崛起与富士通集团的大力支持是紧密联系的,富士通在发那克的起步阶段累计投入了10年,资金总额超过10亿美金。人才的积累同样重要。有人说,只有隐忍的人才能做好伺服,这一点一方面说明了伺服研发的艰辛,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伺服人才培养与积累的不易。

        再就是对客户需求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就是厂商的指挥棒,在品牌林立的伺服市场中,唯有使客户满意,订单才会持续。就客户需求而言,伺服厂商将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即对产品和服务的双重需求。 


抖音号
抖音号
  • 手机网站
    手机网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技术支持:
彭工: 135-3098-8140
谢工: 159-0755-7836
饶工:180-2520-1553
Copyright ©2017  深圳市新力川电气有限公司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621号   粤ICP备13007763号-1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华南区
华东区
华北区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2

MSN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6

二维码管理

8

邮箱管理